<pre id="aujay"><ruby id="aujay"><menu id="aujay"></menu></ruby></pre><acronym id="aujay"></acronym>
<pre id="aujay"><s id="aujay"><menu id="aujay"></menu></s></pre>
  • <pre id="aujay"><strike id="aujay"><tt id="aujay"></tt></strike></pre>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0898-66116212

    聯系我們

      地址:
      海南省?谑幸4蟮321號喜盈門國際大廈A區11層

      電話:
      (0898)66116211、66116212、66116210

      郵箱:hainanzhengli@126.com

    行業動態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海南發布關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的意見

    發布人: | 來源: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 發布時間:2020-11-20 11:09:14 | 瀏覽次數:

             海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出臺《關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規范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和省級試點,充分發揮土地綜合整治對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平臺支撐作用,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以下為政策全文: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的意見

    瓊府辦函〔2020〕321號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批示精神的重大舉措,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時期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為貫徹落實《自然資源部關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194號),規范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和省級試點,充分發揮土地綜合整治對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平臺支撐作用,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經省政府同意,現就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提出如下意見。

    一、堅持規劃引領、綜合治理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要以科學合理規劃為前提,在國家確定的試點范圍外,從全省再選擇不超過20個省級試點鄉鎮(農場),以鄉鎮(農場)為基本實施單元,以鄉鎮(農場)全部、部分行政村(連隊)、單個行政村或部分自然村組為實施范圍,以三年時間為實施周期,開展省級試點,參照執行國家試點支持政策。市縣統籌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對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進行全域化布局,將整治任務、指標和布局要求落實到具體地塊,確保整治區域內耕地質量有提升、新增耕地面積原則上不少于原有耕地面積的5%,并做到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生態保護紅線不突破。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確需對整治區域內建設用地、耕地、園地、林地等進行優化布局的,可對規劃進行布局調整。通過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整體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優化耕地格局,整治廢棄土地,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修復治理水體、土壤等生態環境,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和生態服務功能,構建全域生態宜居與集約高效的土地保護和利用新格局,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二、強化底線思維,嚴守整治原則

    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必須圍繞促進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切實貫徹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堅決防止以整治之名行調整永久基本農田之實的行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決防止片面追求增加土地指標搞大拆大建、侵犯農民權益影響社會穩定,嚴格保護具有歷史文化傳承價值的村莊和建筑,禁止破壞鄉村風貌和歷史文脈;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認真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打通渠道“算大賬”的要求,嚴格控制未利用地開墾,禁止破壞生態環境砍樹挖山填湖、占用耕地搞人造景觀的形象工程,防止盲目投資增加政府隱形債務等不良傾向。

    三、科學規范調整永久基本農田布局

    整治區域內涉及永久基本農田調整的,應按照數量有增加、質量有提升、生態有改善、布局集中連片、總體保持穩定的原則,編制永久基本農田調整方案,確保新增永久基本農田面積原則上不少于調整面積的5%,調整方案由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會同省農業農村廳審核同意后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村莊規劃。整治任務完成并通過驗收后,及時更新完善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經整治后達到永久基本農田標準的一般耕地,納入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探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年度更新與零星永久基本農田調整相掛鉤制度,簡化調出零星分散、規模過小、不易耕作和質量較差永久基本農田的程序。

    四、保障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需求

    鼓勵將綜合整治騰退的建設用地在保障整治區域內農民安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農產品加工等用地的前提下,采取入股、聯營等方式,優先用于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和返鄉入鄉創新創業,重點支持鄉村休閑旅游養老等產業和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促進產業振興,增強鄉村自我造血功能。允許在符合村莊規劃的前提下將依法自愿有償收回的閑置宅基地、鄉村廢棄教學點等集體公益性建設用地整治后作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推動城中村、城邊村、村集體企業(廠房)、農墾企業等可連片開發區域土地依法合規整治入市。鼓勵地方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平臺,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建設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鎮。

    五、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

    通過綜合整治騰退的建設用地,在保障當地村莊建設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的前提下,節余的建設用地指標按照增減掛鉤政策,優先保障本市縣需要,也可在全省范圍內流轉使用。逐步減少安排商品住宅(不含租賃住房、安居型商品住房)項目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鼓勵通過有償獲得增減掛鉤節余指標滿足商品住宅用地需求。為增減掛鉤節余指標提供交易平臺,鼓勵采取公開掛牌競價或者網上競價的方式進行指標交易,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負責監督管理。生態移民搬遷、易地扶貧搬遷節余的建設用地指標優先交易。實行拆舊區復墾與建新區耕地占補平衡分離管理,允許拆舊區因地制宜復墾為林地、草地等生態用地。

    六、綜合整治新增耕地指標優先調劑使用

    堅持以區域土地綜合整治為補充耕地主要途徑,通過土地綜合整治產生的新增耕地指標優先在省域內調劑使用,所得收益扣除成本和投資應得收益外主要用于土地綜合整治、生態修復、生態移民以及扶貧搬遷等。新增耕地工程完工后,由市縣自然資源和規劃主管部門牽頭,會同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依據《海南省新增耕地調查認定技術規范(試行)》核實認定新增耕地數量,評定新增耕地質量等別,核算新增耕地產能。新增耕地指標在省補充耕地指標網上交易平臺公開交易,交易前由省土地儲備整理交易中心組織專家對指標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復核,指標交易價格應體現優質優價。

    七、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

    市縣政府要統籌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耕地開墾費、土地復墾費、土地出讓收益及生態保護修復治理等資金,加大對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投入。鼓勵各地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和開發性金融機構投資工具對社會資本的引領作用,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參與。鼓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通過市場化方式開展融資模式創新,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提供長期信貸支持。金融和社會資本投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產生的土地指標收益和經營性收入,可按約定作為收益來源。社會資本投資生態保護修復達到500畝以上的,允許在依法依規、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在項目區安排不超過3%的治理面積從事旅游、康養、體育、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開發,允許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方案納入土地出讓(出租)條件,通過公開競爭的方式確定同一實施主體和土地使用權人,并分別簽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協議與土地出讓(出租)合同。涉及礦山生態修復的,堅持“誰破壞、誰治理”“誰修復、誰受益”原則,通過鼓勵礦山土地綜合修復利用、實行差別化土地供應、盤活礦山存量建設用地、合理利用廢棄礦山土石料等激勵政策,吸引各方投入,推行市場化運作、科學化治理的模式。

    八、實行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和資金獎勵

    自然資源部為支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下達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由國家試點所在市縣政府、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統籌安排使用。利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專項資金建立省級資金獎補機制,每年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績效考評,對綜合整治成效顯著、工作突出的市縣,給予差異性資金獎勵。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整體驗收后,按建設用地復墾面積的一定比例獎勵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由市縣政府、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統籌使用。具體考評和獎補辦法由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會同省財政廳另行制定。

    九、構建農民權益保障和利益共享機制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建設涉及農民建房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按照規定落實減免相關稅費規費政策,水、電、氣、網等行業企業要密切配合,落實相關價格政策。堅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主體地位,保障農民知情權、參與權、財產處置權、收益權,讓農民共享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成果。支持農民自建自管,對土地平整、植樹造林、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技術要求低的簡易工程,鼓勵由村民委員會或村民小組組織當地農民施工,并創新監理模式,保證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東改革,綜合整治形成的資產可折算成村集體股權,構建村民權益長效保障機制。

    十、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督管理

    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省級成立國土整治與生態修復領導小組(以下簡稱省領導小組),省政府領導任組長,省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統一領導協調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統一監管和指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實施,按程序組織試點申報。市縣政府、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根據試點申報的通知,準備申報材料,報經省領導小組同意后組織實施, 并做好日常實施管理,將土地綜合整治相關信息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市縣政府、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的審批和整體驗收,驗收通過后報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省領導小組每年對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進行績效評估,在項目通過整體驗收后進行綜合評定。鼓勵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省地產集團等國有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加強宣傳和示范引領,充分運用各種渠道宣傳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意義,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好的經驗做法,通過典型示范,形成具有海南特點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模式,不斷完善土地綜合整治制度體系。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11月2日

    (此件主動公開)

    地址:海南省?谑幸4蟮321號喜盈門國際大廈A區11層 電話:(0898)66116211、66116212、66116210
    郵箱:hainanzhengli@126.com 版權所有:海南正理房地產資產評估測繪有限公司 備案號:瓊ICP備16001068號-1 技術支持:原創起越建站

    在線客服

    業務咨詢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
    <pre id="aujay"><ruby id="aujay"><menu id="aujay"></menu></ruby></pre><acronym id="aujay"></acronym>
    <pre id="aujay"><s id="aujay"><menu id="aujay"></menu></s></pre>
  • <pre id="aujay"><strike id="aujay"><tt id="aujay"></tt></strike></pre>